11月26日,中國地質學會正式公布“第十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評選結果,共有15位青年地質工作者獲獎,其中地質科技研究者獎7位、野外地質工作者7位、教師獎1位。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黃迪穎研究員獲“地質科技研究者獎”。
黃迪穎,1975年2月出生,地層古生物專業,現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國際地層委員會侏羅系分會選舉委員,《Palaeoentomology》主編等。先后主持國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江蘇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等。曾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一)、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二)、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國際合作獎等,被評為2010年度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發表研究論文300余篇,包括Nature、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對澄江動物群中多門類動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特別是其中的蠕形動物研究做出積極貢獻;在古昆蟲和脊椎動物的關系方向取得重要突破,包括發現中生代巨型跳蚤,揭秘最疑難的昆蟲化石——恐怖蟲等;在國內率先開展緬甸琥珀研究,揭示白堊紀蘑菇的多樣性,并發現蜘蛛進化中的過渡環節等;開展中國侏羅紀陸相地層的綜合研究工作,提出新的侏羅紀陸相地層時間框架。
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是中國地質學會發起的地質類獎項,旨在獎勵45歲以下在地質科學領域里做出創造性的科學成就、或在地質勘查及地質教育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地質工作者。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是我國青年地質科技工作者的最高榮譽獎之一。自2002年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基金管理委員會成立以年來,為我國地質學界舉才薦才、帶動地質科技人才成長和繁榮我國的地質勘查事業發揮了積極作用。